突破三層卷料剝離難題!龍海環宇自動化專利技術引領高效精準分切革命
一、行業之痛:傳統剝離設備的三大致命缺陷
-
層間張力失衡,剝離即偏移
傳統單點牽引機構無法獨立控制各層張力,上層剝離時下層因慣性松弛,導致材料堆疊錯位,需頻繁停機調整,每小時有效工時不足40分鐘。 -
機械振動引發“蝴蝶效應”
高速運行時,輥筒與氣缸運動不同步產生的微小振動,經材料傳遞放大后形成波浪形褶皺,造成光學膜透光不均、電池隔膜涂覆層破損等致命缺陷。 -
換型調試耗時耗力
不同厚度、材質的卷料需更換專用模具,平均換型時間超2小時,難以適應小批量多品種訂單需求。
二、技術解析:專利設計如何實現“三層同步零誤差”?
1. 雙預緊模塊+雙導向塊:動態張力平衡系統
-
[敏感詞]預緊塊:采用高精度壓力傳感器(靈敏度±0.1N),實時監測卷料入料張力,通過伺服電機動態調整預緊力,確保剝離前各層張力均衡。
-
雙頭氣缸聯動導向塊:雙頭氣缸同步驅動[敏感詞]、第二導向塊,形成“V型導向通道”,使三層卷料在剝離前實現物理層分離,消除層間摩擦導致的靜電吸附。
2. 上下剝離模塊協同作業:毫米級精度控制
-
上剝離模塊:針對表層輕質材料(如離型膜),采用真空吸附+微距氣刀(噴射精度0.01mm3),以0.5-2N可調剝離力實現“無痕揭膜”。
-
下剝離模塊:專為底層高張力材料(如金屬箔)設計,配備滾花牽引輥與恒溫加熱板(控溫±1℃),降低材料延展性差異導致的形變風險。
3. 貼合閉環反饋系統:讓設備“自主思考”
-
通過CCD視覺傳感器實時捕捉剝離間隙圖像,結合AI算法分析層間偏移趨勢,自動調節氣缸行程(調節精度0.005mm)與收卷軸轉速,實現動態糾偏。
三、六大核心優勢:重新定義卷料剝離標準
-
精度躍升:三層同步剝離精度±0.05mm,層間對齊度>99.7%,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8.5%。
-
效率倍增:[敏感詞]線速度達60m/min,較傳統設備提速300%,支持24小時連續生產。
-
泛用性強:兼容0.01mm超薄PET膜至0.5mm金屬箔,卷寬適配200-1200mm。
-
智能換型:通過HMI人機界面預設材料參數,換型時間縮短至15分鐘。
-
能耗降低:采用伺服直驅技術,能耗較液壓驅動降低40%。
-
數據可溯:集成MES系統,實時記錄張力、溫度、速度等200+參數,生成品質報告。
四、應用場景:賦能高精尖制造產業鏈
-
新能源領域:鋰電池正極極片(鋁箔/活性涂層/PP隔膜)無損剝離,助力4680大圓柱電池量產。
-
電子半導體:FPC柔性電路板覆蓋膜、導電膠、基材三層分切,精度滿足微米級線路保護需求。
-
光學顯示:OCA光學膠/偏光片/玻璃基板分層,避免眩光與牛頓環缺陷。
-
醫療包裝:透析紙/PE膜/鋁箔復合醫用包裝同步分切。
五、為什么選擇龍海環宇自動化?
-
技術底蘊:[敏感詞]高新技術企業,累計獲得32項核心專利,參與制定行業標準。
-
落地經驗:設備已批量應用于富*康、美*集團、3M等全球500強領先企業,穩定運行超10萬小時。
-
服務保障:提供免費試樣、48小時售后響應、終身軟件升級,承諾設備綜合效率(OEE)≥85%。
六、邁向工業4.0:智能剝離的無限可能
龍海環宇自動化三層卷料剝離牽引機構,不僅是一臺設備,更是一套“材料-工藝-數據”的全流程解決方案。通過接入工廠物聯網,設備可實時預警刀具磨損、材料應力異常等潛在風險,真正實現“零缺陷智造”。






微信咨詢